一、灌溉
灌溉用水以軟水為宜,不要使用硬水,用河水、池塘水和湖水為好。井水溫度往往和地麵溫度相差較大,一般應抽取存放一段時間後,再行使用;宿根花卉基地建議不要使用重水,重水會對宿根花卉宿根植物有害,損害植物生長。
宿根花卉幼苗期,因植株過小,宜使用細孔噴壺或霧狀噴灌係統噴水,以免水力過大將小苗衝倒並玷汙葉麵。幼苗栽植後的灌溉對成活關係甚大,幼苗會因幹旱而使生長受到傷害,甚至死亡。
二、施肥
宿根花卉養護中養分管理可參考綠地養護一章。應強調的是宿根花卉屬草本植物,比地被植物對肥料養分感觸更大。宿根花卉和草坪也有區別,如果土壤養分不足、不全,則會嚴重影響其開花,影響景觀成效。
1.基肥
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,常用的有廄肥、堆肥、餅肥、骨粉、動物幹糞等。 有機肥對改進土壤的物理性質有重要作用。目前在宿根花卉栽培中也開始采用無機肥料作為部分基肥,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。
2.追肥
追肥是補足基肥的不足,以達到宿根花卉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需求。常用的有化肥,是好施用的複合肥,宿根花卉基地舉例如泥炭土、餅肥(水)等。
宿根花卉在幼苗時期的追肥,主要目的是促使其莖葉的生長,氮肥成分可稍多一些,繁殖生長期,應以施磷、鉀肥料為主。
對於一些花期較長的宿根(球根)花卉,如美人蕉、大麗花等,在花期亦應適當給予追肥,以補充連續開花對養分的需要,以利於增加花期。
三、中耕除草
雜草和花卉爭水爭肥,嚴重影響園林景觀,須清理。按人工除草要求要做到除早、除小、除了,不留種子,不留後患。除草不僅要清理栽培地上的雜草,還應將附近環境中的雜草都除淨。多年生雜草須連根拔除。此外采用“地麵覆蓋”,如草炭、塑料地膜等可防止雜草發生。
四、修剪
其修剪的手法主要是摘心、除芽、撚梢、曲枝、去蕾、修枝等。如金雞菊、鬆果菊、九月菊、馬鞭草等宿根花卉可以摘心使枝條更繁茂,花朵也多,撚梢也是為了壓製新枝條的徒長,促使花芽形成,扭枝手法常用在立菊的改形時,把粗直立的枝條向側方壓曲,弱枝則扶之直立;去花蕾是指除去側蕾而留頂蕾,大麗花多用此法;修枝就是在宿根花卉開花後,對不具備觀賞價值的殘枝、殘果及枯枝、病蟲害枝等剪除,從而改良宿根花卉基地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,減少養分的消耗。
上一條: 養護觀賞草常見的幾個問題
下一條: 觀賞草的分類及造景應用